有“產業(yè)之王”之稱的汽車工業(yè),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應該是戰(zhàn)略性的支柱行業(yè),在中國也不例外。即便在最強調自由競爭的美國,當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陷入破產境地時,美國政府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但雷曼兄弟破產時,美國政府則無動于衷,任由其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再往遠一點看,如今在全球汽車行業(yè)風光無限的韓國現(xiàn)代汽車,在起步之初,也是得益于國家強大的貿易保護。
所以,當今年上半年車市出現(xiàn)疲軟時,我們都不能泄氣,還是要鼓足干勁,特別是汽車行業(yè)。以下就有助下半年重振車市而可能出現(xiàn)的六大利好消息細作分析。
利好1油價不會再上漲
★預測可能性:80%
目前,廣州97#價格為8.54元/升,93#是7.89元/升,處于有史以來的最高點,但即便如此,“下半年油價或將突破9元/升,向10元/升靠攏”的消息甚囂塵上。
真相:下半年國際油價將保持相對平穩(wěn),國際能源組織會動用庫存抑制油價大幅上漲。國內油價雖未實現(xiàn)“全球同步”,但國際油價漲跌已是其重要參考指標。
記者分析:與油價綁在一起的是物價,油價一高,物價肯定再度上揚,鑒于目前已經高高在上的物價,發(fā)改委再次拉高油價的可能性極低,至少年內不會。
利好2通行費降低
★預測可能性:50%
日前,國家五部委聯(lián)合下文,將用一年時間整頓收費公路,凡是超期收費的公路一律停止。
解讀:此次是包括發(fā)改委、財政部等國家五部委聯(lián)合下文,并規(guī)定具體期限、改進方法以及實施措施,不給地方政府任何推諉的借口,足見中央的決心。有鑒于此,困擾中國多年的公路超高收費或將得到解決。
記者分析:國家給出的期限是一年,但光是調查和理清公路性質的工作,就需數月時間,年內通行費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有,但不會太大。
利好3車價進一步下滑
★預測可能性:70%
日本大地震對于日系車影響逐步減少,本田、豐田以及日產產能正在逐步爬坡,預計在7月底恢復到地震前水平。
解讀:“年初制定的目標不會改變”,這是日系車高層最近放出的風聲,且不止一家,不過,4~6月份落后實在太多,如想追回,下半年必有大動作。
記者分析:即便不考慮日系車發(fā)力,下半年自主品牌也將“發(fā)飆”,原因是上半年車市的疲軟,自主品牌“孤獨”地承受了——再不爆發(fā),日子就沒法過了。
利好4節(jié)能補貼繼續(xù)執(zhí)行
★預測可能性:80%
截至7月5日,節(jié)能補貼仍未停止,經銷商們雖抓緊時間促銷,但并未像6月底時急迫,原因是他們“收到風”,節(jié)能補貼至少會執(zhí)行到7月底。
解讀:節(jié)能補貼的總金額有限,遲早會被用光的一天。財政部繼續(xù)撥款支持的可能性極低,但車企自己掏錢的意愿比較強烈,下半年會變成“政府出頭,車企掏錢買單”的局面。
記者分析:自主品牌已經習慣了節(jié)能補貼的存在,一旦取消,影響巨大,政府不可能也不會不考慮這一因素。
利好5新能源車補貼進一步擴大
★預測可能性:80%
自主品牌擁有多款純電動車,并面向公眾銷售,可以享受高額補貼,但即便如此,銷售仍是慘不忍睹。
解讀:如今的新能源補貼明顯重視電動車,忽視混合動力車型——這顯然是有悖汽車發(fā)展規(guī)律。
記者分析:混合動力車型是目前最成熟的解決方案,而純電動車大面積推廣至少還需十年。新能源車型補貼如擴大,希望是補貼混合動力車型,而不是加大電動車的補貼額度。
利好6汽車限購不會擴大
★預測可能性:90%
近日,發(fā)改委明確表示,北京限購不會取消,但也不會擴大,僅僅局限于北京地區(qū);而廣州、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則將通過其他方式,治理交通擁堵。
解讀:北京限購對車市的影響遠大于預期,如限購進一步擴大,將嚴重打擊消費者信心。
記者分析:今年不會實施,未來則很難說,因為如不能從根源上限制汽車數量的增加,很難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的情況。
(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