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 昨日,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在重慶舉行的瑞士信貸中國投資年會上表示,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將會“軟著陸”,而下半年的宏觀政策不會很快放松,而是繼續(xù)從緊。但貨幣政策的力度將有一些結構性調整,數量工具也會逐漸轉向價格工具,與此同時,財政政策將在宏觀調控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陳東琪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一個向下的小調整:去年底我們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將在9.5%以上,現在調整為9%~9.5%!
他表示,這其中主要有幾方面考慮:一是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日本經濟3月份后加快下滑,加上歐債危機及美國經濟放緩,外需下降對中國經濟的作用是往下拉;另一方面是內部原因,長期來說有四個因素:第一,今后30年中國經濟增長會是一個放緩的過程。第二,后城市化現象也會導致經濟增速下降。第三,老齡化出現,就業(yè)增速下降。第四,低碳化,即資源制約。
陳東琪認為,由于經濟將在下半年“軟著陸”,下半年的宏觀政策不會很快放松,而會是繼續(xù)從緊,主要是對于通脹的防范。未來貨幣政策主要擔心三方面問題:地方融資、物價攀升及貨幣規(guī)模的擴大。
對于下半年的貨幣政策預期,陳東琪認為,三四季度的貨幣政策有兩個預期:一方面貨幣政策力度將出現一些結構性調整,另一方面,也會從過去的數量工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轉向價格工具(利率).
“第一,貨幣政策力度將有所調整,因為現在中小企業(yè)的資金比較緊張,要適當地給一點‘水’,否則會‘渴死’很多中小企業(yè),因此會有一定的彈性放松!标悥|琪表示。
“第二,之前的貨幣政策主要采取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盡管有關部門表示還有一定空間,但我認為,如果繼續(xù)使用數量工具的話,將會對貨幣供求關系造成破壞。因此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調控將以提高利率作為替代!。
陳東琪認為,下一步應該盡量減少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承擔的壓力,更多地考慮財政政策,例如結構性減稅政策,以及勞動者最低工資調整、事業(yè)單位改革等措施!盁o論是控制通脹還是刺激經濟增長,財政政策都會發(fā)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