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9日文章】題:中國經濟減速對世界意味著什么(作者亞歷克斯弗蘭戈斯)
充斥著泡沫的中國樓市似乎終于要下跌了。這也許不僅對中國來說是個壞消息,對中國一些最大的貿易伙伴來說也一樣。
那么,如果中國建筑工人停止干活,誰會受到重創(chuàng)?如果建筑活動減速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引發(fā)更大范圍的經濟衰退怎么辦?
在我們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應該先好好調查一下。雖然中國城市的房產銷量減少,而且部分指標顯示房價下降,但目前還不大可能出現災難性的崩盤。不管房地產市場減速與否,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預計仍將接近lO%。
可倘若結果真的很糟糕,就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那么除了中國之外還有誰會受傷?
第一批受影響的經濟體將是向中國出口或間接依賴中國需求的大宗商品生產大國。首當其沖的包括澳大利亞(煤、鐵礦石、天然氣)、南非和巴西(工業(yè)金屬)、智利(銅)、供應橡膠的泰國和越南以及供應大量煤的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瑞士銀行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說,中國經濟硬著陸產生的另一個影響將是中國國內的鋼鐵、機械和其他基礎原料供應過剩。
供應建筑業(yè)和制造業(yè)重型機械的韓國、日本等中國的鄰國也會受到沖擊。
在價值鏈的上游,受影響的將是為中國蓬勃發(fā)展的制造業(yè)提供高技術產品的國家,特別是嚴重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的德國。
中國一直是德國增長最快的出口目的地之一,2010年德國對華出口增長了44%。不過全面來看,中國仍只是德國的第七大出口市場。
雖然美國是中國出口商品的消費大戶,但除了農業(yè)大宗商品和飛機等少數重要領域之外,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需求卻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即使中國真的對美國商品有很大需求,美國經濟也主要是由內需拉動的,所以對華出口貿易減少只會產生很小的影響。
安德森說:“如果中國經濟硬著陸,歐洲和美國將受到一些影響,但不會被拖入二次衰退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