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2011年1至4月,嵊泗檢驗檢疫局共完成檢驗進口鐵礦石106批次,重861.01萬噸,貨值14.96億美元。其中短重3.25萬噸,涉及金額521.8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8.30%和164.82%;不合格鐵礦石191.2萬噸,涉及金額2.9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0.94%和187.32%。
嵊泗口岸進口鐵礦石主要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巴西礦產區(qū)氣候潮濕多雨,礦石水分含量比較高;部分裝貨港為減少鐵礦石粉塵,采用邊裝貨邊灑水的裝運方式,造成大量的水混入貨物中;部分不法供應商為牟取暴利,采取向鐵礦砂“注水”方式,以水充貨等。
近年來,隨著世界對鐵礦石需求的不斷增加,鐵礦石價格一路攀升,國內鋼鐵企業(yè)的生產成本也隨之大幅增加,進口鐵礦石原料的數(shù)量和品質已成為貿易雙方關注的重要問題。
為此,嵊泗檢驗檢疫局提醒各鋼鐵企業(yè):一是要增強自我防范意識,簽訂合同條款時,應將到港重量作為雙方結算的依據(jù);二是自行委托檢驗檢疫機構進行裝船前監(jiān)督檢驗,從源頭上保證貨物的質量和數(shù)量;三是加強與檢驗檢疫部門的溝通,共同研究對策,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