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技術最先進的“CASTORONE”號海上石油管道鋪設船在煙臺成功出航。據(jù)悉,這是煙臺引航站首次引領超過300米的無動力船舶。
比常規(guī)足球場還大1000平方米
上午9時許,記者跟隨引航站的工作人員來到煙臺港21泊碼頭,登上了具有5000匹馬力的主托輪駕駛艙。
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高級項目經(jīng)理李永旺告訴記者,CASTORONE是煙臺中集來福士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由海陽和煙臺基地聯(lián)合,耗時3年建造完成,船舶價值4.5億美元,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DP3動力定位系統(tǒng),并設計了無人駕駛機艙。而其更為先進之處在于船舶的作業(yè)性能上,船舶作業(yè)最深可以達到海下3000米,鋪設管道最大直徑1.2米,而且船上建設有石油管道連接加工廠,能夠容納720多人進行生產(chǎn)作業(yè),可說是海上石油管道鋪設作業(yè)船舶的巨無霸。
CASTORONE船長325米、型寬39米、型深27米,62000總噸。這艘9層樓高、比一個常規(guī)足球場面積還大1000平方米的海上“巨無霸”,由于沒有自航能力,且受風面積大,進出港口引航十分困難。
“這艘船總共有5個模塊,包括首部、中部、尾部以及生活區(qū)的兩個大模塊。”李永旺說,該船從2007年11月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分段建造最后焊接組合,如今來福士已經(jīng)完成了在煙臺的所有制造工作。這也成為來福士建造的最大、噸位最重的海洋工程船舶!皹酥局鵁熍_大型海洋工程船舶設計建造能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8艘拖輪、7名引航員協(xié)同護送
上午9時50分,中方6艘拖輪和外籍2搜拖輪全部就位、牽引纜繩全部放好。在引航總指揮石新青的指揮下,拖輪開始轟鳴著向外拖動巨輪!捌疱^”、“慢車”、“暫!薄ⅰ氨3帧薄昂笸恕薄贿吔o拖輪發(fā)出指令,一邊指揮站在旁邊的船長。20個口令下來,CASTORONE由6艘全回轉大馬力拖輪“綁架”著,艉部向前,以1.5節(jié)(每小時2.85公里)的速度緩慢“后退”
臺港引航站站長孫昕初告訴記者,CASTORONE輪是在無動力狀態(tài)下由拖輪協(xié)助出港。因船舶超長,回船區(qū)又窄,為保證安全,他們采用5艘拖輪共同使力,1艘拖輪機動作業(yè),拖著船尾直接后退出港方法。
“這艘船是煙臺港引航的最大無動力船,水上高度27米,有7層樓那么高,水下有8米!睂O昕初說,由于沒有經(jīng)驗可循,要重新研究摸索。另外這條船引航操作難度大,無動力船它的行動要全靠拖輪。水上它受風力影響,水下它受水流影響,轉向移動難度較大。
據(jù)了解,此次拖帶的CASTORONE和工作拖輪及拖帶纜繩總長度近500米,如果按照規(guī)范要求,航道寬度至少需要750米以上,但來福士船廠航道寬度只有190米,而且船舶缺少導航設備。由于現(xiàn)在是初春季節(jié),風流潮汐霧等氣象條件對引航影響較大,需要作出氣象風險評估。
孫昕初說,面對煙臺港北航道狹窄、船舶回轉困難等情況,煙臺港引航站高度重視,調遣了7名經(jīng)驗豐富、技術精湛的高級引航員,調配8艘中外大型拖輪密切協(xié)作,組織150人參與的引航大會戰(zhàn),確保了船舶出港引航萬無一失。
在最早的引航方案里,“巨無霸”預計離港時間為2月19日。為了等到“5級風,0.8節(jié)流以下”的安全出港氣候條件,一直到了3月4日才迎來了這樣的氣象條件,如果就普通的船舶而言7級風以下即可實現(xiàn)安全引航。
涉重洋,赴新加坡接裝工程設備
上午10時許,由于風壓力比較大,CASTORON船體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移。原來在西側的一艘拖輪放掉和CASTORON連接的纜繩,轉而來到東側和其他兩艘拖輪一起頂著大船。
引航站引航科副科長姜瑞波告訴記者,從萊佛士船廠碼頭到錨地,是一個大的弧形,需要拖輪帶領巨輪三次轉向,才能安全駛出。10時20分,CASTORON船開始進行第一次轉向,從180°轉到150°,再從150°轉到100°,最后又從100°轉到67°。
經(jīng)過多次調整航向,CASTORONE于11時30分順利到達指定地點,在引航員的護送下到達煙臺港外錨地。
11時35分,中方拖輪解下纜繩,由新加坡兩艘大型拖輪負責護送CASTORON船!坝捎谝h涉重洋,接棒的勇士POSHCHAMPION和好運POSHVANTAGE這兩艘拖輪馬力都超過1萬匹,負責附送到新加坡和迪拜。”姜瑞波介紹說。
據(jù)了解,船舶要到新加坡再進行“舾裝”,安上主機、工程設備以及輔助的導航設備等。CASTORONE輪如果以6節(jié)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時10公里/小時,從公海到新加坡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水母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