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給“十二五”期間南京水利事業(yè)發(fā)展將帶來怎樣的發(fā)展機遇?南京市水利部門將如何把中央政策落到實處?昨天,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十二五”期間,南京市水利建設總盤子敲定,全市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將超過100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加一倍多,將從根本上扭轉南京市水利建設明顯滯后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局面。
“去年長江流域一場10年一遇的洪水,暴露出南京市水利設施防洪標準低的軟肋。”市水利局局長王凱介紹,“十一五”期間,全市水利投入40億元,平均每年只有8億元,雖然進行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設,但由于欠賬多,大江大河大湖堤防防洪標準不高,長江干堤還是10年前進行加固的,無論是堤身高度、寬度、設防標準均落后于上游安徽和下游的鎮(zhèn)江、揚州。滁河、水陽江防洪標準只有10—20年一遇,洪水始終是城市安全的心腹之患。
“大江大河干堤治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很多重點工程沒動工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缺錢。”市水利局有關專家表示,一號文件出臺后,南京市水利建設將迎來黃金發(fā)展期,“十二五”期間南京市將投入100億元以上,分攤下來每年在20億元以上。
從今年起,南京市陸續(xù)開工建設一批水利工程,包括進行長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長江新濟洲、八卦洲河段整治工程,滁河、水陽江近期防洪治理工程,農(nóng)業(yè)1115水利配套工程,重點中小河流整治工程,中型水閘、小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
到2015年,長江干堤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城市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秦淮河堤防防洪標準從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滁河、水陽江堤防防洪標準從20年一遇提高40年一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對各地用水總量劃定了三道“紅線”——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
市水利局有關專家介紹,根據(jù)上述三條“紅線”,到2020年,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江蘇分配年用水總量額度是560億立方米。南京分配總量究竟有多少,省里正在制訂方案。去年南京市年用水總量45億立方米,2015年全市預計用水總量為57億立方米。“總量上是增長12億立方米,實際用水會很緊!睂<医榻B,今后5年,南京經(jīng)濟總量要實現(xiàn)翻番,城市規(guī)模擴大,人口要增加,“要實現(xiàn)用水總量要下降,必須靠節(jié)水和提高水循環(huán)利用率這兩條途徑,實現(xiàn)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