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抵御暴雪寒潮,沉著應對艱難開局,始終緊繃上產之弦,圓滿完成既定任務,連續(xù)14年保持儲采平衡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記者趙士振報道:2010年,在經歷了一個異常艱難的開局之后,勝利油田原油生產在奮力拼搏中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全年生產原油2734萬噸,連續(xù)14年保持儲采平衡,實現了“十一五”完美收官!笆晃濉逼陂g,勝利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38億噸。
已經走過46年開發(fā)歷程的勝利油田,能夠保持這一狀態(tài)實屬不易。尤其是2010年,從開年伊始,勝利油田就迎來多年未見的艱難開局:2010年1月2日,一場寒流襲擊了大半個中國,勝利油區(qū)最低氣溫降至零下16攝氏度,為歷年來罕見。勝利油田主要生產指標全面下滑,油田自備電廠——勝利發(fā)電廠電煤庫存告急;2010年1月4日起,外部電網連續(xù)壓減油田用電負荷,最高壓減逾10萬千瓦,影響油井約2500井次,影響產量2350噸;2010年1月份,渤海灣遭遇50年來最嚴重冰情,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受冰凌影響的油井數量達到1072口,躺井18口,海洋采油廠埕島海域海上單井拉油的油井被迫關停;2010年2月中旬,寒潮再次襲擊勝利油田,并帶來一次為期5天的大風雨雪降溫天氣,勝利油區(qū)近海部分岸段潮位接近警戒水位;2010年2月28日,一場多年罕見的暴風雪,對勝利油田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共造成6千伏及以上電力線路410條次跳閘停電,影響油井7717口,影響注水泵7臺次,直接減少產量10636噸……
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讓勝利油田面對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生產局面,總體欠產一度高達10萬噸。
面對挑戰(zhàn),勝利油田迅速組織開展了“四十天上產”活動,干部職工一條心,主業(yè)后勤一條心,機關基層一條心,一切讓路于原油上產,一切圍繞著原油上產,一切服務于原油上產!努力向科學運行要產量,向基礎管理要產量,向進攻性措施要產量,向綜合治理要產量,原油生產被動局面漸漸得到緩解。
同時,面對新增動用儲量品位低、產量結構抗風險能力弱、高成本產量比重不斷上升的局面,他們以提高開發(fā)效益、抗風險能力和新井產量為原則,堅定不移推進實施“一體化”管理思路,持續(xù)優(yōu)化產能建設部署,壓減投資高、效益差的深層低滲透新區(qū)產能,暫緩建設周期長的灘海新區(qū)產能,加大老油田開發(fā)調整力度,新井階段產油同比增加10萬噸以上,海上老區(qū)調整也打出了一批日產百噸的高產井。
目前,勝利油田已經形成海上、稠油、三采和油公司4個產量增長點。他們圍繞“強三基、除四害”,推進實施“一體化”,不斷細化各板塊及不同油藏類型產能建設、開發(fā)調整、技術攻關的重點方向和發(fā)展目標,稠油年產量達422萬噸,海上生產246萬噸,油公司年產291萬噸,減輕了老區(qū)遞減帶來的壓力。
同時,老區(qū)整體調整取得顯著效果,“十一五”期間老區(qū)年均遞減率3.4%,比“十五”期間的4.9%減緩了1.5個百分點;采收率提高1.6個百分點,增加6500萬噸可采儲量,實現老區(qū)新增可采儲量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
科技支撐力不斷增強,成為原油持續(xù)穩(wěn)產的“推進器”。2010年,圍繞資源接替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儲量動用率,勝利油田不斷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大技術集成與先導試驗力度,加快新技術推廣和規(guī)模化應用。其中,灘壩砂油藏勘探技術、二元復合驅油技術、水平井技術、稠油熱采開發(fā)技術以及節(jié)能降耗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老油田穩(wěn)產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承擔的一批國家重大專項研究課題也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勝利油田科技進步貢獻率在63%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90%以上,每年科技增油逾300萬噸。(中國石化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