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gmi:炒作和抱怨無益于鐵礦石談判
|
|
http://www.shushitongpu.cn 發(fā)表日期:2010-2-4 14:06:46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 張琳 |
跟往年一樣,對于2010鐵礦石談判,大家都在猜測,漲幅33%?40%?甚至有國際投行放出來的50%?鐵礦石供應商、部分國際炒家和國外媒體,已經形成漲價一致的輿論。如果對全球鐵礦石市場供需情況沒有詳盡的數(shù)據,在沒有官方消息出來之前,媒體對漲幅的猜測和炒作顯得沒有意義。
2007年度談判算比較成功的一次
自2004年寶鋼第一次參加年度礦石談判以來,只有2007年漲價9.5%是由寶鋼與巴西淡水河谷談判達成的,是唯一可算做比較成功的一次談判。當時,在歐洲尚未開始談判,日本第一輪談判還未結束的情況下,寶鋼僅進行了一輪談判,短短十天時間里,閃電般達成9.5%的協(xié)議被普遍給予了好評。這是中國首次單獨確定鐵礦石價格,也是中國首次在大宗商品價格談判上行使“定價權”。2007年達成協(xié)議,漲幅9.5%,速戰(zhàn)速決,算比較成功的一次,之后國內鋼價指數(shù)一路走高。
對于談判成功,并不是指我國是否有對鐵礦石這一特定商品定價的資格或者說“權利”,而是指其左右進口交易價格的能力
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實質是,鐵礦石供應商與鋼鐵企業(yè)如何平等分攤鋼鐵產業(yè)鏈的利潤。2010年礦石談判能夠成功嗎,越來越艱難?何謂成功,也就是在我們大多數(shù)鋼鐵企業(yè)能夠接受的心理價位,更直言一些,就是我們在亞洲市場談判中對礦石的“定價權”。所謂“定價權”一般可以理解為給商品確定價格的權利。但對于談判成功,并不是指我國是否有對鐵礦石這一特定商品定價的資格,而是指在現(xiàn)有國際鐵礦石寡頭壟斷市場條件下,我國所能左右長協(xié)礦進口交易價格的能力。
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小
因此對于鐵礦石談判的不理想,不能一味的抱怨國內談判代表們缺乏談判技巧,缺乏戰(zhàn)略眼光,不夠成熟等等。像鐵礦石這種大宗商品,其進出口國際價格達成的決定因素是雙方的供求關系。從鐵礦石貿易上看,賣方市場高度壟斷,買方市場相對分散。中國既是全球鐵礦石最大生產國,又是最大消費國。但是,中國非但無法在鐵礦石貿易中獲得大國消費應有的“消費者剩余”,相反,面對鐵礦石大幅漲價只能在僵持和抗議后依然忍氣接受,其原因在于中國對進口鐵礦石依賴度呈剛性上升的態(tài)勢。中國進口鐵礦石的依賴度從1997年的不足30%升至2009年的69%,導致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小。
資源性類的產品永遠是最稀缺的產品,中國因素是國際商品牛市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中國是貧油貧礦國,中國對大宗資源產品的需求很大。以占世界1/5的人口,中國目前消費了全球一半的水泥,1/3的鋼鐵,超過1/4的鋁。中國對原料和資源性產品需求的增長為農場主、礦主和石油生產商帶來了機遇。資源性類的產品永遠是最稀缺的產品,中國因素是國際商品牛市市場的主要推動者,中國對鐵礦石、銅、鎳、鋅和氧化鋁市場的漲跌都有特別的影響。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以及中國投資、出口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使得中國對能源和礦產品的需求急速增長,來自中國的需求改變了上世紀90年代全球礦產品市場長達10年的“熊市”,國內資源產業(yè)的供給能力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增長,從而導致了全球能源和礦產品價格暴漲,出現(xiàn)了一輪“中國需求”帶來的“超級周期”。
從多角度增強鋼鐵企業(yè)調節(jié)、緩沖礦石價格變化的能力
目前政府只有從境外開礦、海外建廠、整理國內進口市場、提高產業(yè)集中度建立戰(zhàn)略聯(lián)盟等方面著手為鋼鐵企業(yè)搭建好充分競爭的平臺,才能把“中國需求”這一強勁買方市場變?yōu)楦偁巸?yōu)勢,變?yōu)橹鲃訖啵瑸殇撹F企業(yè)參與定價談判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增強鋼鐵企業(yè)調節(jié)、緩沖價格變化的能力。(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張琳63951969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
|
|
|
文章編輯:【蘭格鋼鐵網】www.shushitongpu.c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