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鋼鐵(下稱通鋼)自2009年9月,與建龍鋼鐵的不愉快重組失敗后,吉林省政府針對通鋼重新展開了“非一般”的重組。 1月13日,本報記者從首鋼和鞍鋼內部高層人士處獲悉,首鋼與鞍鋼已對通鋼展開重組調研。其中,鞍鋼已表態(tài)愿意“出資、出技術”;首鋼總公司則已授意其旗下控股子公司首鋼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首控)于今年年初對通鋼展開全面調研。 本報記者還獲悉,通鋼新一輪重組由吉林省省委常委、副省長竺延風負責,正是竺延風主動邀請首鋼和鞍鋼前來重組通鋼。 上述首鋼內部人士還告訴記者,通鋼此次重組與“通常意義上的重組不一樣”,因為最終重組方的選定,將由通鋼職工來決定。“職工選誰就是誰,吉林省政府和首鋼、鞍鋼都沒有決定權”。 鞍鋼卷土重來 首鋼銷售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10月,竺延風首次邀請鞍鋼和首鋼高層前往長春召開重組座談會。座談會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雙方對于重組的一些感性認識”。 會上,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當場提出,一旦重組通鋼,一方面,鞍鋼將以注資形式為通鋼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鞍鋼將引進技術幫助通鋼實現(xiàn)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 一個月后,2009年11月份,鞍鋼正式啟動對通鋼進行實地調研,張曉剛更是“在通鋼呆了近一個月”。 鞍鋼國貿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鞍鋼的確有意重組通鋼。但該負責人拒絕透露重組細節(jié),僅表示,調研尚未完全結束,鞍鋼能否重組通鋼還不好說。 吉林省政府主動邀請鞍鋼重組通鋼,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算是“吃了兩三次回頭草”。 早在2005年,吉林省國資委就曾主動邀請鞍鋼重組通鋼,但最終是建龍鋼鐵殺出,出資8億,加上吉林建龍的6億元凈資產,擁有了新通鋼36.19%的股份。吉林省國資委擁有46.64%的股份。 2009年初,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通鋼。吉林省國資委再度邀請鞍鋼重組。一個月后,鞍鋼拿出了一份“考慮周全”的重組方案:鞍鋼出資12億元,解決通鋼技改所需資金,同時補充通鋼的流動資金;建龍鋼鐵全部退出通鋼,當年建龍鋼鐵支付的8億元入股資金,由鞍鋼方面支付。 但是,當時鞍鋼方面提出的兩個條件被吉林省國資委拒絕。其條件為,其一,通鋼必須放棄1000萬噸產能的發(fā)展目標,將精力放在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方面;其二,吉林省國資委所有的通鋼資產采用無償劃撥的方式,轉讓給鞍鋼。 鞍鋼的目標很明確,重組通鋼肯定要符合其集團發(fā)展戰(zhàn)略,統(tǒng)一規(guī)劃,通鋼到時候將成為鞍鋼開拓東北市場的一顆棋子。但目前看來,鞍鋼要求“通鋼必須放棄1000萬噸產能的發(fā)展目標”幾乎不可實現(xiàn)。來自通鋼網站消息,1月7日,吉林省省委書記王珉帶領省直有關部門到通鋼調研時指出,通鋼“要堅定1000萬噸發(fā)展目標不放松”,“建設通鋼千萬噸級規(guī)模是按照吉林省的發(fā)展實際和發(fā)展趨勢來布局的,也是從通鋼的發(fā)展要立于不敗之地來考慮的”。 至于鞍鋼具體注資額度,上述鞍鋼國貿公司負責人表示,還沒有確定,但他估計,“不會是原有的12億元,但也比12億元差不了多少”。 首鋼獲邀 在去年10月份吉林省政府組織的通鋼重組座談會上,首鋼董事長朱繼民的出席,令鞍鋼重組通鋼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 上述首鋼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首鋼參與通鋼重組,并非主動,而是“負責重組的副省長邀請我們去”。獲邀的原因則是“首鋼是大型國有企業(yè),而且并購中小企業(yè)是首鋼擴張規(guī)模的途徑之一”。 首鋼是北方的龍頭鋼企,而且市場皆知,首鋼并購的目的與鞍鋼不一樣,那就是首鋼要依靠并購重新擴充產能,鞍鋼更注重結構和產品升級!叭绻皇卒摬①彛ㄤ撛诋a能擴張會得到支持,而鞍鋼則會壓縮通鋼產能”。 此外,通鋼的產品主要是螺紋鋼、線材等大眾產品,而首鋼此前并購的長治鋼鐵等生產的也是同類產品;同時,通鋼是吉林唯一的國有大型鋼企,結合吉林省高速公路、鐵路、油田、特高壓電網及核電建設等發(fā)展規(guī)劃實際,吉林省基礎建設的鋼材需求是有潛力的。 與鞍鋼當場表明重組意愿不同,首鋼的態(tài)度稍顯模糊,“可并可不并”!耙环矫,我們正在全國各地尋找合適的并購對象,通鋼是個機會;另一方面,我們不像鞍鋼之前對通鋼做過詳細調研,所以當場沒法具體表態(tài)。”上述首鋼內部知情人士表示。 通鋼國貿公司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首鋼最近確實有人前來調研。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1月6日,首鋼派出生產、設備、財務等綜合部門管理人員共計30余人開赴通鋼調研”、“首鋼將斥資20億元左右控股通鋼”。 上述首鋼知情人士表示,調研人數規(guī)模差不多有30人,但牽頭調研的是首鋼子公司首控;首鋼目前并沒有拿出具體的重組方案,也沒有出資20億元的計劃。但該人士認為“20億元太多了,最多15億元左右”。 職工抉擇 上述首鋼知情人士表示,通鋼重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重組”,“過程是市場化,但結局由職工說了算”。該人士表示,吉林省一開始就已表達清楚,最后的重組方由職工來選。 首鋼與鞍鋼同時被選定為重組方,“不存在刻意的競爭,雙方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戰(zhàn)略拿出具體方案,不會為了重組而重組”。 “但目前看來,鞍鋼的誠意更大,在重組步伐上也比首鋼更先一步。”上述首鋼知情人士說。 此外,據記者了解,目前通鋼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上述通鋼國貿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鐵礦石已較前期上漲了60%,而鋼材價格的漲幅遠遠跟不上原材料漲幅,加上下游市場需求支撐力度不夠,“通鋼的日子不好過”。 通鋼網站資料顯示,通鋼預計2009年全年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169億元。而早在2007年前11月份,通鋼就已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176.8億元。 中鋼協(xi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從通鋼上報的數據來看,通鋼依然是全國鋼企里“虧損第一梯隊”。(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