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3個月就滿73歲的尹明善,在苦苦堅持了多年之后,終于即將撞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10月11日晚,證監(jiān)會發(fā)布公告,定于10月15日召開發(fā)審委會議,審核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羅仲偉表示:“在汽車市場火熱之時,資金相對緊張的力帆將會獲得大量的資金,力帆也因此迎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機遇!倍鴮τ诹Ψ麻L尹明善而言,上市初期的主要目的只有一個——挽救乘用車。
乘用發(fā)力
面臨最后的大考,身在外地的尹明善顯得異常謹慎,他婉拒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采訪。但尹明善明白,力帆能否過會(指通過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對上市公司進行的審核,一般而言,在審核通過1~2個月內,就可以發(fā)行新股),關系著整個力帆未來的命運。
根據力帆的招股說明書,力帆本次擬在上交所發(fā)行不超過2億股A股,本次發(fā)行擬募集資金14.8億元,將投入到15萬輛乘用車項目二期工程、摩托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動力基地項目中去。
據了解,力帆15萬輛乘用車項目二期工程總投入8.65億元,擬投入上市募集資金8.5億元。而多年前就已經規(guī)劃好的動力基地項目(2005年,該項目獲國家發(fā)改委審核通過,該項目主要配套乘用車),力帆準備用上市募集資金中的2.8億元進行正式啟動。
“力帆上市之后募集的資金,將主要投入到乘用車項目,表明力帆未來將主要著眼于拓展盈利能力更強的乘用車板塊。”愛建證券分析師龍春說。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摩托車行業(yè)人士表示:“老尹(指尹明善)很幸運,通過上市拯救了力帆,此前力帆從摩托車轉行做汽車后,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
在乘用車方面發(fā)展不利,的確讓力帆的處境岌岌可危。
2002年,力帆就有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想法,直到2005年12月,力帆才正式獲得乘用車生產許可。但此后,力帆在乘用車市場上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2006年,力帆汽車產銷量只有1.1萬輛,2007年產銷量突破了4萬輛之后,2008年的銷量又下滑到了1.7萬輛。
而在此期間,尹明善還曾表示要“讓摩托車養(yǎng)汽車三年”。而在2008年汽車銷售下滑的同時,力帆摩托車業(yè)務也面臨諸多壓力。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力帆摩托車的出口額從2008年的4.99億美元猛降到了2.43億美元。力帆目前的經營困境不言而喻。
逐漸地,也開始有國內汽車企業(yè)“盯上”力帆。日前,有消息顯示,北汽準備對力帆實現重組。盡管尹明善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了抵抗情緒,但迫于實力較弱顯得底氣不足。而成功上市融資并發(fā)力乘用車,或許是力帆避免被收購的唯一途徑。
隱憂仍存
不可否認,上市融資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力帆目前的資金壓力,但這并不足以解決力帆當下遭遇的所有問題。
目前,摩托車板塊依然是力帆的支柱。然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摩托車產量在2008年和2009年持續(xù)下滑,2009年,中國摩托車出口遭受重創(chuàng),出口銷量同比下降39.6%。力帆也未能幸免,銷售收入和產能利用率均出現了較大波動。對此,力帆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有進一步的闡述:“如果金融危機影響未能完全消除,可能導致力帆摩托車出口形勢出現反復,進而對公司經營業(yè)績造成影響!
而力帆乘用車由于起步較晚,雖有可預見的資金輸入,但也面臨著挑戰(zhàn)。由于此前乘用車項目二期工程拖延,力帆目前面臨嚴重的產能瓶頸。據悉,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力帆乘用車實際產量分別為43146輛和24113輛,已經滿負荷生產!叭绻荒芸焖偬嵘a規(guī)模,將會嚴重影響乘用車板塊的發(fā)展。”力帆集團一位內部人士表示,上市募集資金中的一部分將用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此外,接班人的問題也將讓尹明善眉頭緊鎖,F在,尹明善的兒子尹喜地被視為力帆的接班人,此次力帆的招股說明書里也顯示,擔任力帆董事的尹喜地也在力帆旗下多個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力帆二代掌門人雛形已現。但此前尹喜地主要負責力帆足球俱樂部的具體事務,在整車生產經營方面,尹喜地顯然缺乏充足的經驗。
靠尹明善一手打造起來的力帆帝國,能否由尹二代順利操盤?這將成為接下來業(yè)界關注的話題。
中國經營報周樹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