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日前在上海出席會議時表明,該所暫時無意開發(fā)類似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DI)的國際性干散貨海運指數,不必與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進行不必要競爭。
BDI一直被視為反映干散貨海運市場走勢的權威指數,自上世紀80年代推出后,經歷數次船型指數的變革,逐漸發(fā)展成現時三大主要船型的模式,綜合每個工作天的租船數據計算。不過,近年干散貨海運市場重心逐步向亞洲轉移,特別是“中國因素”近年一直主導該指數走向,波交所早前已將部分靈便型船租船報告提早公布,以遷就亞洲的辦公時間,因此曾有業(yè)內人士曾設想,上海航交所亦可制訂類似BDI的干散貨指數。
張頁表示,BDI是現時全球最具權威的干散貨海運指數,上海航交所在理論上亦可開發(fā)同類指數,但該所目前始終未有實際計劃。他又稱,上海航交所現時開發(fā)的部分指數并非旨在用作衍生產品的相關工具,而只是反映市場走勢。上海航交所現時已公布13條由上海出發(fā)的集裝箱遠洋航線的運費指數,多被業(yè)內作為集裝箱海運市場動向的依據。而該所公布的干散貨海運指數,只為內地沿途貿易的報告。
(大公報) |